《尘埃落定》,依然是一本新书

《尘埃落定》,依然是一本新书

hyde014 2025-08-19 装修奥秘 2 次浏览 0个评论

8月17日,2025上海书展期间,作家阿来与学者毛尖、黄德海、曹元勇做客上图东馆,在《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二十五周年的分享会上展开了一场关于经典重生的思想碰撞,分享会由“阿来书房”主理人阿丽丽主持。

二十五载光阴流转,《尘埃落定》这部描绘末代土司家族兴衰的“藏族史诗”早已超越地域与时间,在文学苍穹中划出一道独特轨迹。

《尘埃落定》,依然是一本新书

《尘埃落定》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语惊四座:“阿来是文学史上的‘外星人’。”她翻开书页,念出那个著名段落:“当一个土司多么好啊!要不是我只是父亲酒后的儿子,这一刻,准会起弑父的念头。”

在毛尖看来,这种将激情置换“弑父”的书写,恰似外星文明对地球规则的颠覆性命名——爱欲、死亡、权力在阿来的笔下获得全新语法。当其他作家在既定规则中写作时,阿来直接改写了规则本身。这种异质性使《尘埃落定》历经25年仍如“悬浮的外星飞船”,持续向地球文学放射能量波。

评论家黄德海聚焦文本的时间工艺:小说以“慢速语言”讲述土司制度30年崩解,恰似用四三拍华尔兹节奏演绎革命进行曲。他揭示《尘埃落定》的“降速陷阱”:藏汉语法杂交创造语言陌生化,迫使习惯速读的大脑重启——读者无法预测下一句,如同解码外星电报。这种“被迫的慢”正是对抗“爽文时代”的文学抗体。

《尘埃落定》,依然是一本新书

活动现场

面对年轻读者将土司制度解读为“职场内卷”,阿来认为“不是一定要这样概括年轻人”,但指出当下读者“过于关注眼前处境”的倾向。他举例说明书店现象:从《三国演义》《水浒传》中摘取“职场智慧”的流行读物,实则是功利化阅读的缩影。他提出作品应作为“远方镜像”存在:若小说蕴含启示,也应是关于人类普遍困境的隐喻,而非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出版人曹元勇以《尘埃落定》的“28年出版史”为坐标,强调作品经过了数代读者的检验仍“越来越坚挺”,揭示了经典的本质是抵抗时间熵增:“至少从时间的角度来讲,这本书仍然是非常新鲜的作品,对于很多读者来说,什么是一本新书?你第一次碰到它、打开它,而且发现它里面有很多东西,开卷以后收到语言的震撼,从而对这部作品爱不释手,这就是一本新书。”

《尘埃落定》,依然是一本新书

纪念版《尘埃落定》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尘埃落定》,依然是一本新书》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