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随着最后一场城市场景考察结束,2025“明日城市·上海”大会画上句号。
大会数据显示,大会累计促成合作意向122份,订单39份,涉及金额约1.2亿美元。此外,总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城市转型与产业合作项目启动。大会由巴塞罗那国际展览集团、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促进中心(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中心)、浦东新区数据局共同主办。

2025“明日城市·上海”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大会设立的“世界智慧城市大奖(WSCA)”,被誉为智慧城市领域的“奥斯卡”,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成为行业内最具权威性的平台之一。2020年,代表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高荣誉的“全球城市大奖”,第一次颁给了一座中国城市——上海。
2025年,大会组委会累计收到智慧城市最佳场景提案152份。在2025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评选中,广东省广州市凭借在数字化治理与绿色低碳转型上的突破性实践,荣获“全球城市大奖”。上海市凭借应急管理数智化探索,获得“安全与应急大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指出,未来城市发展需要前沿科技的赋能,更需要全球伙伴的深度合作。“明日城市”不仅是展示技术的平台,更是共同探索未来的实验场。中国在智慧城市、绿色能源、城市治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正通过“明日城市”这一舞台走向世界,形成具有全球意义的“中国方案”。
大会期间,“明日城市社区·上海”(Tomorrow.City Community Shanghai)揭牌,成为全球城市可信协作网络的首个线下节点。该平台“挑战与机遇”清单发布69项需求,超过517组供需双方通过闭门会形式直接进行项目和需求对接。其中,以马来西亚、泰国为重点,多个绿色能源、数字转型、再生资源管理、AI与大数据管理相关项目已进入深入洽谈阶段。阿根廷、卡塔尔、新西兰、乌拉圭、阿曼等地也围绕“智能交通”“气候韧性与数字孪生”“碳中和城市生态”等主题展开积极对接。香港资本市场相关讨论热烈,推动跨境投融资与产业落地双向联动。

2025“明日城市·上海”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或技术的应用,而是一种持续演进的运营生态。”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智慧城市不是“建出来”的,而是“用出来”“改出来”“不断修正出来”的。广州、上海、苏州、东莞、北京等获奖城市通过持续实践,形成了成熟可行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组委会透露,截至大会闭幕 ,累计促成合作意向122份,订单39份,涉及金额约1.2亿美元。同时,由明日城市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香港)牵头,总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城市转型与产业合作项目启动,全面覆盖东南亚、中东、南亚、中亚、非洲及拉美等重点新兴区域,标志着中国优秀科技企业出海布局迈入新阶段。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明日城市社区·上海”揭牌,成全球城市可信协作网络首个线下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